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

宏碁acer危機,過去成功經驗的束縛。


宏碁acer電腦,台灣最早的電腦公司之一,也是台灣品牌價值最高的企業,由施振榮等人所創辦,從最早的一家資訊科技相關公司,逐漸發展,到2000年更分割成「宏碁集團」、「明基電通集團」、「緯創集團」,形成「泛宏碁集團」,再分割後各個集團,皆有穩定的發展,施振榮更是台灣少數接班成功的大企業家,施振榮形容此是「兄弟登山,各自努力」。



宏碁包括最近的第三次再造,宏碁成長過程總共面臨了三次再造,回顧宏碁的三次的再造,是在1992年及2000年還有最近的2011年,過去的兩次再造,都讓宏碁脫胎換骨,並創造另一波的高成長,這次的第三次改造,也一樣大家對此寄予厚望。

第一次再造,發生在1992年,當時宏碁成立16年,施振榮先生以結合地緣的方式發展全球品牌,並用分散式管理架構及模組化當地生產等,終於讓宏碁美國公司轉虧為盈,還創造了往後連續三年淨利成長八成的佳績。

第二次再造,便是大家所熟知的,「兄弟登山,各自努力」,原因是因為規模過大,員工過多難以管理,且代工和品牌事業混在一起,造成方向不夠明確,客戶也開始打算跑單,所以施振榮先生決定分割,於是分割成了三大集團,在分割後 ,果然各個集團皆有了大幅度的成長,施振榮先生也完成了他的接班工作。

而為什麼需要這次的第三波再造呢??在當初蘭奇執行長的帶領下,宏碁追求營收成長,開始機海策略的使用,採用以量制價的方式,以低價策略,取得多營收的成長,更給銷售通路優惠的方案,使得宏碁更超越了戴爾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品牌,之後更一度逼近全球第一大個人電腦品牌惠普,但在這看似成功的策略之下,卻開始了另一波的隱憂。

在小筆電由華碩推出初期,宏碁王振堂董事長,以不看好的狀況,起初拒絕跟進,但沒想到歡迎程度超乎預期,宏碁終於跟進,以原先的機海策略,為宏碁注入了一筆大量營收,更超越了起始者華碩,但沒想到的是蘋果電腦推出了平板電腦,其他廠商也跟進推出平板電腦,而平板電腦開始大量侵蝕小筆電的市場,宏碁的以量制價策略開始失靈,開始有了大量庫存,這對於因以量制價,毛利率低的宏碁而言,無疑是一大的傷害,但又限於過去成功經驗的束縛,沒馬上更動策略的情況下,蘭奇執行長仍依舊使用此策略方式在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市場,但在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這種方式不見得有用。

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是透過介面、 操作、應用服務及移動性,而有的新產品,而目前又是由蘋果電腦的iPhone、iPad的高設計感、良好介面、大量應用服務、獨家封閉系統、強烈差異化的佔領下,進軍這塊市場更是難上加難,雖有Android與蘋果相抗衡,但宏碁卻無法自己獨特的差異化經驗,才會造成預估成長卻衰退、仍有大量庫存的狀況,最後宏碁終於開始了第三波再造。

宏碁宣布了蘭奇去職,更跳脫以量制價的競爭,改採獲利優先的方式,更在全球資深副總裁暨IT產品事業群翁建仁總經理領軍下,開始聚焦研發資源,企圖以創造自己的差異化的使用者經驗,當然宏碁的挑戰不只如此,雖全球個人電腦掉到第四名,還有中西雙方員工的融合問題、收購軟體創新公司(如iGware)等,但有如此重大的改變、決心,宏碁種能有因應時勢改變戰略的調整,不被過去成功經驗的束縛,這樣的公司未來才能持續成長不被淘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